第528章 离谱的死因-《柯学验尸官》
第(2/3)页
“至于蛆团温度和现场温度带来的误差...先不做考虑。”
说着,林新一便自顾自地从怀里掏出手机,“上网”查阅起资料。
没过多久,他的手机人工智能助手“诺亚方舟”,就把他想要的气象数据给传了过来:
“群马县案发当地的那片山区,在过去一个月内的平均气温是...”
“20度左右。”
果然如林新一所料:
在尸体被发现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案发现场所在的那片山区都没有受这个世界的柯学天气影响,气候变化都很正常。
在这种稳定的气候条件之下,侦探们的刑侦经验还是完全适用的。
林新一总算放下心来。
而降谷警官却是有些好奇地瞄了过来:
“林先生,你这手机...”
“还能查到气候数据?”
手机都能上网了?这么智能?
降谷警官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
而林新一只是轻描淡写地点了点头:“当然能。”
他把他那不联网的上网手机放回了口袋,说道:
“我让一个‘朋友’帮我在网上查的。”
“额...”降谷警官嘴角微微抽搐:
这智能手机...
原来是“人工智能”啊。
他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也没去问林新一哪位朋友上网速度这么快,检索资源的能力这么强。
但即使这位降谷警官问了,林新一也不担心。
因为“诺亚方舟”作为一个科幻级别的人工智能,它本身就是超然于当今世界的存在。
就算让人知道他跟诺亚方舟有交情也没关系。
反正世上还没有任何人能对一个自由的人工智能产生威胁。
如果不是因为像“酒厂”、fbi、cia、曰本公安等特殊机构的数据存储部门,都直接采取了“拔网线”的物理级防御手段...
光是靠诺亚方舟一个“人“的力量,就足以将这些隐藏在黑幕之下的庞然大物搅得天翻地覆。
不过,话说回来...
虽然诺亚方舟能力很强,但它能帮到林新一的地方却也十分有限。
像科幻电影演的什么远程入侵汽车、遥控无人机、骇入摄像头、义体过热、电磁短路什么的...
它统统都做不到。
因为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网的智能汽车、智能手机、智能无人机...
联网的摄像头倒是有了,但是...
就东京都那少得可怜的摄像头数量...
说难听点,够干啥的?
说到底,现在还是互联网技术远远不够普及的90年代。
而且他们所在的,还是一个到了2020年都还在用传真机来统计病例数据的“落后”国家。
所以诺亚方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它真愿意因为那点交情帮忙,也帮不上什么大的。
能帮着当个搜索引擎就不错了。
就像现在...
它至少帮林新一解决去了上网查气候数据的麻烦:
“案发现场当地过去一个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0度左右。”
“而尸体内部发现的蛆虫...”
林新一得到了案发当地的气候数据,又开始仔细观察那些蛆虫的特写照片。
因为“蝇蛆”是一种概括性的说法,一般指的是双翅目环裂亚目昆虫的幼虫。
而在双翅目环裂亚目之下的嗜尸性蝇类,常见的有蝇科、丽蝇科、麻蝇科、厕蝇科、蚤蝇科等五种。
界门纲目科属种,在各科之下,又有各属、各种。
而每种蝇类的发育速度又各有不同。
要利用法医昆虫学来推测,就必须得掌握各种常见蝇蛆的形态特征。
这就得平时多看蛆的照片,看到能分辨各种蝇蛆的微小特征为止。
最好亲手养,各种蛆都养。
“嗯...这次的论文课题倒是个机会。”
“看来是得顺便给毛利小姐她量身定制一个,法医昆虫学的实践培训教程了。”
林新一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得意弟子。
他是将这位少女作为未来的全能型法医培养的,自然也得让她精通法医昆虫学了。
于是他一瞬间就想出了不少迫害...
锻炼毛利兰的好法子。
与此同时,林新一也没忘了干好自己手头的工作:
“这张照片上的蝇类幼虫...”
“这只幼虫的体节前缘及腹垫均有顶端角化强的多尖端小刺,围绕头节后缘有8~9排斜形列的小黑刺...后气门较大,后表面凹陷较浅......”
他对着一张蝇蛆的放大特写照片,反复观察才确定道:
“这应该是大头金蝇的3龄幼虫。”
大头金蝇就是一种体型肥大,腹部带着金属绿色,有铜色反光及蓝色光泽的苍蝇。
也就是常见的“绿头苍蝇”。
夏天在农村的旱厕经常能够见着。
而这种苍蝇同样广泛分布于曰本地区,能在群马县见到也并不稀奇。
而它也是最常见的嗜尸性昆虫之一,所以林新一对这种苍蝇的生长发育周期倒是非常熟悉。
不用再上网查数据,他直接就能背出来。
虽然这是他以前工作的国内某市的试验记录数据,但现在条件有限,林新一也只能把旧经验照搬到东京都地区来用了:
“在平均温度在20度左右的情况下,大头金蝇卵期加幼虫期,也就是从产卵到幼虫结蛹的时间,是在9天左右。”
“而案发现场已经发现了大头金蝇的虫蛹,这说明死者的死亡时间...至少在9天以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