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正虽年近九十,但修为达到化气巅峰的他,看去却如同四十岁时相差无几。 八十多的方生,六十多的方圆,四十多的广元,看去都相差不大。 “知道太华发生了何事吗?怎么全部弟子都在收缩?”方正向方圆问道。 这几年,方生慢慢把自己的权力事务交到方圆之手,少林对外事务,基本由方圆负责,也就发生了这种比较重大的事情,方生才会参与。 方圆合什道:“禀方丈,太华道君出关,说是要讲道,故召集太华所有正式弟子回山。” 方正摇摇头,讲个道就要召集所有弟子回山,这万里地界的事务,不用管了,那不是乱套了吗? “广元,你认为如何?” 广元是他有意培养的接班人,一应事务,都会让他参与。 广元合什,眼神凝聚,沉思了片刻道:“弟子愚钝,不知太华道君此意为何?” “但太华道君闭关四年,虽没有任何消息,但想来对太华教此刻的状况,是心中有数的。” “太华殿与太清宫,这几年来,脉络愈发分明。” “太华殿吸收大量的儒家子弟,并引用许多法家条例,充实他们的俗世管理,确有成效。” “但也正因为如此,与一心向道的太清宫一脉,理念慢慢出现了差异。” “这种差异短时看问题不大,但时间一长,内患不小。” “弟子想,太华道君是不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做出此动作呢?” 方生微微点头,说道:“有道理!” 如无要事,绝对不会如此兴师动众,把正式弟子全部召回。 其实这个问题,各大教都有,大家也在摸索着想办法处理。 少林现在是俗家弟子管俗世,出家弟子居寺院受供奉。 随着时间的推移,俗世人口增多,人力物力增大,俗家弟子的权利自然迅猛增长,且人多势重,与寺院的出家弟子的力量平衡,正在慢慢发生变化。 少林也在头痛这件事。 方正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又细细问了太华教地面的各种消息,几人磋商许久,却始终无法确定岳不群的用意。 不止是他,冲虚、任我行、左冷禅、徐天心、震山子等人,都撒出大量的探子,竖起了耳朵,探听太华教的消息。 岳不群不知道这些,他在有所不为轩待了一晚,第二天开始,就分批召集太华教几个重要骨干,听取他们详细的汇报。 “现在太华地界,人口超过三百八十七万。” 林易华看岳不群眼中有些疑惑之色,解释道:“太华地界有妇人近百万,这几年从北原、泰西又弄回了三十多万,合共一百三十万,绝大部分都年轻适合生育,这四年,新生了两百多万新生儿。” “现在太华,其他各教地界也一样,新生儿几乎占了半数人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