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除了可以替代汽车金属件,沈奇认为金属塑料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在室温下实现微纳米加工,这是普通晶态合金材料所无法实现的。 “先去宵夜吧,等会儿还得辛苦大家继续干,我们争取在春节假期之前,得到A1样品的微纳米加工尺度参数。”沈奇看看时间,晚上十点多,想了想觉得不合适:“算了,今天收工,明天大家早点来实验室,今天的宵夜继续,走吧。” 吃完宵夜,研究员们都回去休息了。 沈奇跟欧叶电话汇报工作:“老婆你先睡,我晚点回去,实验室这边遇到技术难题,需要我留下来解决问题。” FASTER项目是沈奇当院士后的首个项目,欧叶也理解老公的工作性质:“嗯,回来时注意安全。” 沈奇一个人回到实验室,启动实验设备,自己干了起来。 沈奇通过聚焦离子束技术对A1样品进行微纳米级的加工。 A1样品在聚焦离子束刻蚀沉积系统上进行精确加工,在真空和气体保护气氛中,在18N的压力和20度/min的升温下,问题出现了。 整着整着,样品被沈奇整报废了。 “样品强度不够。”沈奇验证了之前的疑虑。 再整一个,继续报废。 果然是强度不够。 实验说明了几个事实。 沈奇4号定义这条理论没有错,在理论的指导下,沈奇团队很有方向性的在短时间内找到一种新型金属塑料,即A1样品。 A1样品可以用在对加工精度要求没那么苛刻的产业中,比如汽车金属件的加工。 但在更高精度的微纳米级加工范畴,A1样品不合格。 理论体系可以指明方向性,但无法复制粘贴出每一件具体产品。 具体产品的研发,在理论方向正确的前提下,需要科研人员一个参数一个参数的调整,一个元素一个元素的试验,不断试验不同成分占比的原材料,甚至改变、创新实验方法,直到成功为止。 沈奇不知不觉做到凌晨,忽然有人敲实验室的门,沈奇开门一看:“你怎么来了?” 来者是欧叶,穿着羽绒服,手里提一个保温瓶:“来给你送温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