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倒霉的礼部-《我是王富贵》


    第(1/3)页

    王阳明和乔宇,针锋相对,这俩人一个吏部尚书,一个兵部尚书,一个历经四朝的老臣,一个当世鸿儒。

    堪称大明辩论赛的巅峰阵容,就连王岳都忍不住侧耳倾听,不敢错过一个字。

    他们共同提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宋英宗的父亲,濮王赵允让。

    拜某评价不高的七十集裹脚布电视剧恩赐,应该有不少人对宋仁宗有了点印象。这位皇帝当真是软了一辈子,任凭大臣口水洗脸,都能无动于衷。

    文臣送给了他“仁宗”的无上美称,尽管在他治下,西夏自立,接连打败仗,尽管他叫停了庆历新政,放弃了变法革新的机会,尽管他坐视自己的爱将,被人稀里糊涂害死,尽管……反正只要顺着文官的意思,不管有多少失误,都是可以原谅的,都是好皇帝,逻辑强大到无话可说。

    不过在仁宗死后,他尊重,爱护,顺从的臣子们,却表现得十分腰间盘。

    仁宗的软不止体现在国政上,连家事也是如此,努力了多年,不是没生出儿子,就是生出来的孩子早夭。

    皇帝无子,不得不从宗室当中,抱养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赵允让的十三子,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

    按理说,仁宗把皇位都让出来了,赵宗实应该感恩戴德才对。可这位登基之后,就坚持要尊自己的生父赵允让为皇考,把仁宗这个便宜爹扔在了一边。

    更加让赵祯想要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则是他的大臣们。比如那位文坛领袖欧阳修,此老的儒学功力不容置疑,但是他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支持英宗的主张,称赵允让为皇考。

    韩琦等宰执重臣,也都是这个观点。

    并且用尽手段,甚至不惜灌醉曹太后,骗来了太后手谕。

    最终结果不出意外,自然是皇帝如愿以偿,只不过宋英宗做皇帝时间不长,还来不及给赵允让上皇帝尊号,因此这位依旧是濮王,有关他的身份之争,也就成了濮议之争。

    王岳最近恶补历史,钻研典章制度,也算有了点心得体会。

    对比濮议之争,朱厚熜这次的举动,当真有许多相似之处。

    都是先皇驾崩,继任天子要处理和亲生父亲的关系。

    两位天子的选择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定要尊生父为皇考——亲爹!

    偏偏朝臣又都分成了两派,彼此争论不休。有人支持皇考,有人支持皇叔考,互不相让。

    而历朝历代做事,都讲究效仿先贤。不能随心所欲,别出心裁。尤其是关乎宗法的大事情,一定要翻找故纸堆,当发现古人和自己主张一样的时候,立刻就如获至宝,找到了依据,可以理直气壮,说话的声音都不一样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