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2章 饮鸩止渴-《重生之金融秃鹫》


    第(2/3)页

    假如1欧元以市场汇率计算等于1.35美元的话,希腊发行100亿美元可获74亿欧元。然而高盛则用了一个更为优惠的汇率,使希腊获得84亿欧元。

    也就是说,高盛实际上借贷给希腊10亿欧元。但这笔钱却不会出现在希腊当时的公共负债率的统计数据里,因为它要十至十五年以后才归还。

    这样,希腊有了这笔现金收入,使国家预算赤字从账面上看仅为gdp的1.5%,而事实上2004年欧盟统计局重新计算后发现,希腊赤字实际上高达3.7%,超出了标准。

    后来又有透露出来的消息表明,当时希腊真正的预算赤字占到其gdp的5.2%。远远超过规定的3%以下。

    除了这笔借贷,高盛还为希腊设计了多种敛财却不会使负债率上升的方法。

    如将国家彩票业和航空税等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来换取现金,这种抵押换现方式在统计中不是负债,却变成了出售,即银行债权证券化。

    高盛的这些服务和借贷当然都不是白白提供的,高盛共拿到了高达3亿欧元的佣金。

    高盛深知希腊通过这种手段进入欧元区,其经济必然会有远虑,最终出现支付能力不足。

    高盛为防止自己的投资打水漂,便向德国一家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以便在债务出现支付问题时由承保方补足亏空。

    所以因为这笔“金融创新”的后果,直接导致了2009年震惊全球的希腊债务危机的发生,让希腊经济陷入了全线崩溃、几乎万劫不复的深渊,真正做到了“饮鸩止渴”!

    然而高盛集团明知那是一杯毒酒却不管希腊死活,为了赚钱把希腊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高盛集团却因为这次交易赚得盆满钵余,这自然也成了高盛集团“金融创新”历史上最大的污点,没有之一!

    上面说了这么多关于金融创新的故事和案例,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副作用”到底有多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