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在古这种以战止战的胆魄,并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也不是好战之心作祟,而是建立在对战略研判的基础上,是对他国威胁准确做出的判断,以及对战争发展前瞻洞察所权衡的结果。 李在古所说的话,正是李二想对群臣说的。 李二看似好战,但他每打一场仗,都不是简单的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大唐的长远着想。 “右骁卫大将军言之有理!”李二直了直身子,提高声音道,“朕决定采纳右骁卫大将军意见,即刻出兵迎战吐蕃!” 听了李在古方才的滔滔雄辩后,很多原本赞同先礼后兵的大臣也站在了李在古这边,纷纷支持他建议。 两日之后,李二下旨,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右骁卫大将军李在古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共率军五万出击兵临松州的吐蕃大军。 开始的时候,李二考虑过任命李在古为行军大总管,但考虑再三后,最终任命侯君集为大总管。 论影响力,论职位,论爵位,侯君集比李在古都要高。 若任命李在古为行军大总管,恐怕会引起很多大臣的不服。 身为大总管,必须在朝廷中有一定威望,否则难以服众。 侯君集的资历确实不简单,他早年加入秦王府,跟随李二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军功,先后被封为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 唐武德九年,侯君集连同尉迟敬德等人支持李二发动玄武门事变,而侯君集更是亲自率军控制唐高祖和朝臣。 因其在玄武门之变中有功,李二即位后,封其为左卫将军、潞国公,赐邑千户,后迁右卫大将军。 贞观四年,侯君集拜兵部尚书,参与朝政。 讨伐吐谷浑,班师回朝之后,侯君集封陈州刺史、陈国公。 不久之前,侯君集拜吏部尚书。 如此煊赫的资历,被任命为行军大总管,侯君集有足够的资格。 唐军集结完毕之后,在侯君集的指挥下,各路唐军赶往松州。 李在古被任命为先锋,与阔水道行军副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一同率领三千先锋军率先奔向松州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