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鞭打快牛-《一九八一年》


    第(2/3)页

    况且液压元件厂还会发展,接下来会尝试吞并一些三水县的制造厂,组建集团公司,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就开始运作,争取成为上市公司。

    建材机械厂看上去离液压元件厂有段距离,其实那是错觉,因为是两条路进去,一个在路东大门朝西,一个是在路西大门朝东,两个厂其实约等于背靠背。

    黄瀚蛊惑黄道舟吞并厂子时肯定充分考虑这个厂的位置,在城市中心地段的才是首选。

    为什么?嘿嘿!地球人都知道。

    人就是不容易事事顺心,张慧芬家收入高了一大截,吃穿用宽裕多了,但是来了新的烦恼,儿子陶俊开始逃学成天野在外面疯玩。

    他家也是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跟黄瀚家不同的是儿子陶俊最大,比黄瀚大四岁。

    但是陶元明两口子都不会教孩子,也有可能是因为都是定量户口用不着靠读书“跃农门”的缘故,反正三个孩子最后都是初中毕业。

    黄道舟暂时没提扩建液压元件厂,而是在不断挖掘潜力,工人全部执行了两班倒,为了不影响生产,机修工的检修安排在倒班的工人下班后开始。

    再有两个月三十几个徒工就应该能够顶岗,那时的产值又能够提高百分之二十。

    但是物资局不满足,已经在开党委会研究如何让潜力巨大的液压元件厂更好地发展。

    物资局领导们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厂子,肯定要“鞭打快牛”,会上提议把南边紧靠液压元件厂的金属公司城区仓库划拨出来。

    金属公司前年就在三水县套闸西征用了土地修建了一个大仓库,局里完全可以把原金属公司城区仓库重新进行调剂。

    不是调剂地皮有难度,而是关系复杂出现了难度。

    当下的金属公司是绝好的单位,邮电局、供电局、公安局等等都比不上,人员组成可见一斑!

    在城郊那个大仓库上班的后台不够硬,在城区仓库上班的七个正式工非同小可,拔根毫毛比“没脚蟹”的腰都粗不是虚言。

    “鞭打快牛”是领导们的一贯作风,有积极的一面,快牛或许变成蛮牛,冲出一片天地。

    也存在头脑发热利令智昏导致快牛变慢牛,最后只剩下了“牛皮”。

    液压元件厂的发展良好,无所谓是否被“鞭打快牛”,有黄瀚这个先知掌舵,黄道舟不可能被忽悠得“利令智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