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返乡还是就地安置-《带着武馆做农女》


    第(2/3)页

    李华把开山斧别回腰间,慢吞吞跟在人流后面。

    原来昨夜那位蛮夷少主叫“耶律金蟾”,自己的功劳直接算在安必孝头上了。

    这样挺好,最起码那位安将军还促进了流民的安置工作。

    速度挺快哈。

    皇城根儿下确实不适宜留存大量相对陌生不知来历的流民,再出现昨夜那次蛮夷潜伏偷袭事件,大齐灭朝大有可能。

    李华暗自琢磨着,继续旁观衙差们的举动。

    来的人不少,核查登记的是几个长袖儒衫师爷模样的文士;一部分衙差围住了整个山神庙,不给随意进出;一部分衙差敲锣在院中呼喝,务必没有一个漏网之鱼……

    核查登记要求出示户籍路引,也就是代表身份认证的东西。

    师爷们对没有路引的成年男子很戒备,衙差直接驱赶他们集中到一间屋内看管起来,必须有三个被证实人员指认无误彻查身份后才会登记。

    气氛登时多了几分紧张,但是看到能出具路引的人家欢欣鼓舞的登记,并商议是否返回原籍,又继续期望着轮到自己。

    五百多口难民呢,速度快不了。

    李华隐在人群里,很警惕的盯着老李家那一票人,都不用回去问刘氏,她家人的路引肯定在老李家人身上。

    果然,李家最健康健硕的李三壮举着个物件挤到最前方,高声宣告:“我们有户籍有路引!我们要回原籍,我们是十四口人!”

    李三壮身后就是他家十口老幼。

    多报的四口人,自然就是大房刘氏跟仨孩子。

    李华撇撇嘴,就知道得闹幺蛾子。老李家肯定打的算盘精,利用一起的路引冒领十四口人的路费米粮,然后潇洒的丢下她们四口。

    她倒是不着急,侧起身子见缝插针挤到李三壮身侧,伸手递过昨夜里刚写就的分家文书,压在那张路引上面。

    “官爷,我们分家了,麻烦给分在两处,我们四口不回原籍,愿意就地等待安置。”

    黑瘦黑瘦的小丫头,貌不惊人但口齿清晰,明明声音不高,就是没办法忽略。

    想要彻底摆脱老李家的纠缠,必须分在两处。

    他们稀罕官府下发的返乡路费跟米粮,李华不稀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