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君臣共欢-《大唐朝请郎》


    第(2/3)页

    他就是要给回鹘和吐蕃传递一个信息,凤翔军来了。

    他赌回鹘和吐蕃在这个时候不知深浅不敢主动打。

    大唐和回鹘吐蕃纠缠了这么多年,一直是大唐占优势,虽然回鹘和吐蕃不断的在壮大,一直在蚕食大唐的领土,但这是因为内乱。

    事实上两国一直也没在军事上占到过什么便宜。

    如果真打起来了呢?如果打败了呢?

    张军也并不耽心,正好给了自己一个日后出兵的借口,一时之败并不能说明什么,而且败面非常小。

    没有个五六七八倍的兵力,回鹘也好吐蕃也罢,根本不敢和唐军动手。大唐军威就是这么牛逼。

    孙福达那边就不存在打仗的问题了,要不然孙福达也不会还有闲心等河中事了才匆匆忙忙的去追赶部队。

    他这一路完全就是在巡视,是示威,是警告诸地诸藩的意思。

    事实上北方四镇一去,李希烈一倒,大唐境内已经再没有什么成气候的大势力了。

    以前这些人趁着北方战乱淮西造反皇帝鞭长莫及,这才偷偷的过起了小王国的美好日子,让他们造反那是万万不敢的。

    现在就是宣告这些人的美好时光一去不返,大唐重归皇帝一统。这些墙头草势力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取舍。

    凤翔的部队已经比出发的时候壮大了好几倍,虽然孙福达和孟保带走了一大部分,张军身边仍然有几万战卒。

    因为战事已毕,张军带着部队从焦篱堡到高陵足足走了六天,基本上就是在行军拉练,对部队展开全方位的训练。

    为什么走这么慢?当然是为了给李适留出足够的时间处理大小事情,安排官员,理清官秩安排庆贺等等。

    张军如果挟着灭希烈去四镇河中大胜的捷迅快速回到长安,难免就会抢了皇帝的风头,这个时候的风头应该是李适的。

    经过几天的缓冲,从皇帝到大臣的那点激动已经基本平复,这个时候再见面是最好的。

    大功同时也等于大嫉,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张军不管如何也不会犯,何必呢?争这点风头毫无意义,自己也不需要这些。

    第六天,马燧和李抱真各自带着牙营追了上来。河中诸事已经安排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