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魏州夺城-《大唐朝请郎》


    第(2/3)页

    将领的铠甲,包括他战马的防护那是相当全面的,只要他不恋战一心往前冲,能伤害他并留住他的可能性极低极低。

    主要是这个时代的伤害手段也就是那么几样,实在是有限。

    要不然就不会出现几百人就敢冲击数万敌营的事件了。还不是一次两次。

    这种事儿李世民就经常干,他麾下的将军也没少干。最牛逼的当属我大文豪幼安兄辛弃疾。

    田绪想了一下,感觉没什么毛病,一拍城墙:“那便,”

    “百步,……三,二,一,放。上箭。”

    城外百步余,一刻钟已到,随着计时军曹的大声报时,大风团令曹高举号旗,冒着青烟的一号特种箭矢像一团黑雾般笼罩了魏州南城头。

    “放。上箭。”

    “放。”

    三轮箭矢间隔五秒飞上城头,覆盖了城墙,城门,城门楼,其中一部分越过城墙抛射到了城内,密密麻麻的扎射在墙面屋顶。

    这种弓箭覆盖是很难直接伤到城上军卒的,大家都是血海尸山里爬出来的,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箭雨一发城墙上下就没人了,全都躲到了安全之处。

    田绪和他的幕僚以入几位将军第一时间就掩到了女墙后面,毫发无伤。

    田绪脸上现出不屑的神情,这种用箭雨覆盖的方式攻城完全就是老黄历,甚至已经被弃用很久了,因为没用,白白的耗废箭支。

    这个年头的箭支就相当于热武器时代的大炮,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那就是扔钱。

    钢铁在这会儿值钱哪,而且又重,部队携带量相当有限,又是唯一的远程攻击方式,所以都是能省则省,都是用在野战当中。

    守城到是可以用弓箭来攻击城下之敌,但也是要到了攻城的时候才会用,像这种大军未动先覆盖三波的,真的会被认为是傻子,缺心眼,明显的缺乏战场经验。

    田绪和他的幕僚将军们也都是这么想的。

    “如此之徒,李纳为何束手?”田绪忍不住问了幕僚一句。

    “李纳也不过即是如此罢了,非战之罪。”

    “那是何物?”刑将军看着眼前不远处扎在城门楼木板上冒着青烟的箭矢。

    幕僚吸了吸鼻子:“似为伏火丹的味道,不好,快唤人取水。”

    城门楼子是全木的,火药在这会儿是引火之物,幕僚第一反应就是官军纵火,想烧了城门。

    城门楼和城门要是烧起来,城门这段城墙也就保不住了,肯定会烧垮,必竟是夯土的,外面包裹的砖扛不住。

    城门楼的楼基,城门的立柱承重这些都是深埋在城墙内部,一烧即焚。

    至于幕僚为什么会这么了解伏火丹,是因为大唐这会儿,儒释道三家是混杂在一起的,都叫道人,也没有清晰的划分。

    相互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线,学习的东西也差不多,所以他学过道家的东西一点都不奇怪,到是不懂才奇怪。

    “快去楼上泼水。”刑将军也反应了过来,喊军卒往楼上运水。城墙上本就有防火的大缸和木桶,提水相当方便。

    楼上的观察兵不用吩咐,已经从窗户里探出身子伸手去拔箭,或者用枪矛杆伸出来拨打。

    说起来话长,其实也就是十几秒钟。

    “轰……”

    延绵不绝的爆炸声在魏州城南城门上下内外响起,初如爆豆,瞬间融为一声般,浓厚的硝烟腾卷而起。

    从张军这里看过去,只是两个呼吸的时间,整个城头已经被浓烟包裹,根本看不到了,就听着爆炸声连成一片,偶有火光四溅。

    不只是城门上,城里也在爆炸,城墙左近的军卒战马还有居民嘶呼厉吼着向远处跑散,被炸伤的人马在血泊中挣扎呼喊。

    城墙上像地震了一样,整个城门楼正面被炸的木屑木刺横飞,眼见着歪扭着就要倾倒。

    城墙两侧的部分女墙和外侧城门左右的墙体已经在坍塌。

    虽然射出了一千多支箭矢,但想炸塌城墙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这已经很吓人了。

    城墙垮塌的部分腾起的灰尘混在硝烟里,让视线更难及近,呛的里面的人咳声不断。

    “上城。”中军传令官挥舞号旗。

    骑兵们也不呐喊,催动战马向城墙跑去,及近城墙一个一个持矛在马背上站起,借着马力向城墙上跳去。

    人站在马上就有三米高了,借力跳上近四米的城墙轻松平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