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司兵惟公-《大唐朝请郎》


    第(2/3)页

    “事发突然,又临陛下还京之时,暂且押后为好。待圣驾回宫再报不迟。”

    霍仙鸣点了点头,也同意张军这个说法,没有什么事情能大得过圣驾返京的。至于那些蕃卒这段时间怎么过……谁在意呢?

    霍仙鸣就有点莫名的兴奋起来,看张军的眼神儿也有了些变化。

    这是个猛人啊,杀人如芥,逼退李怀光,攻城夺地像闹着玩似的,朱贼如此声势一日倾废不说,两万吐蕃大军不声不响的给拿了。

    “某思充伍,请郡王指教。”霍仙鸣郑重的给张军拱了拱手。

    让太监领军这事儿,不可能是李适的突发奇想,也必是前后斟酌出来的主意,像霍仙鸣这样的近侍肯定是商量的主要对像。这个没毛病。

    而且太监只是去了势,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理想和报负,想出人头地自然也不意外。

    说句实话,张军并不抵制太监领军,反而还有点儿支持。

    历史上总是把太监‘干政’描写的罪大恶极十恶不赦,不管是太监干了什么,财政也好,政策,领军,统统视为大逆。

    但事实上真的是这么回事吗?未必见得。

    当然,不排除骄奢极欲的现像,也总有害群之马,可是做为正义方的外官就没有了吗?祸国殃民的,为害一方的都是谁?

    只是利益方的相互倾轧而已。其实上下几千年,拢共太监掌权的也没多少,却臭名远扬,究其所以,不过是没有话语权罢了。

    这个可以参考明朝诸代皇帝的历史形像……傻子都知道那不太可能,故意涂黑的痕迹简直太明显了,都不加掩饰。

    大明朝要是没有魏忠贤等,都熬不到朱由检登基,这是明摆着的事实,那些文人除了党争就是肥私,谁管国家存亡?然后秃笔一挥就是历史。

    哪个造反的是太监?哪个民不聊生是太监弄出来的?相反历史上太监做出多少大事?

    他们和皇帝是一体的,除了忠心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张军并不认为李迁把两大禁军交给太监有什么错。

    原来到是没给太监,一心相信白志贞,结果呢?禁军全是吃空晌的,长安城防虚若无物,他自己到是发家致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