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黄海旗舰论战局-《武唐第一佞臣》


    第(3/3)页

    及时处理个毛,均田制的崩塌,是土地兼并引起。封建社会的通病,咱们俩解决不了,你还是省省心吧。武康翻起白眼,煞有介事的说:“你不要心急嘛,咱们在大海上,奏疏送不出去。”

    公瑜瞬间安静,良久长叹口气,武康呵呵笑道:“这是国家大事,也是长久问题,必须集思广益。先别考虑这些,还是集中精力,先管好身前事吧。关于此次出征,身为行军长史,您老有何高见?”

    不知过了多久,公瑜安静下来,开始冥思苦想。武康也在思考,关于百济局势,叛军将领的资料,他知道的并不多,特别是扶余丰。只知道他是质子,扶余义慈的五子,从小在倭国长大,有个倭国名字,叫作藤原镰足。

    百济遗臣鬼室福信,连同僧侣道琛等,以周留城为据点,打击留守唐军。根据舆图显示,所谓的周留城,是韩国的扶安,离泗沘城不远。他们迎回扶余丰,作为图腾人物,召集遗民响应。

    唐军山穷水尽时,叛军出现内讧,为了争权夺利,福信火并道琛。唐军趁机反扑,联合新罗部队,攻克了真岘城(韩国全州)。此刻两军罢战,都在等待援军,唐军等熊津道,百济等倭国人。

    公瑜忽然开口:“叛军的领军人物,应是扶余福信,他打出了局面。可他杀了道琛僧,会把其余将领,推到伪王那边。所以叛军内部,现有两大势力,福信和伪王丰,他们还在内讧。”

    感觉有点意思,武康示意继续,公瑜继续剖析:“福信功高震主,必受伪王猜忌,他们两人之间,肯定势如水火。咱们到达百济,如果大军压境,他们会暂时团结,共同抵挡外敌。”

    武康斟酌片刻,露出欣慰笑容:“叔父的意思是,咱们到达以后,先高挂免战牌。实地考察军情,安抚百济守军,同时养精蓄锐。只要咱们安静,不制造太大威胁,他们会继续内讧?”

    公瑜点头道:“老夫正有此意,他们的内部矛盾,是不可调节的。如果发展下去,不是福信杀伪王,就是伪王杀福信。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无论他们谁死,都会消耗实力。届时唐军出击,必然事半功倍。”

    越说越来劲,一时滔滔不绝:“咱们到达以后,必须安抚守军,期间不要闲着,可以派出使者,秘密接触福信。至于能否劝降,根本无关紧要,咱们的目的是,给他们火上浇油,加剧伪王的猜忌。”

    武康沉声低笑:“姜还是老的辣,叔父此计甚妙,不过有待商榷。刘仁愿和刘仁轨,都是老奸巨猾,咱们看的明白,他们也能看透彻。如果这样简单,他们就能做到,何必求援朝廷?”

    公瑜浑不在意:“我知道你的意思,由于倭国援助,局势变的复杂。你说打击重点,是倭国的军队。只要歼灭倭军,就能平定百济,这点我也赞同。可是变之啊,我怎么觉着,你高看倭国了。”

    放下手里茶杯,公瑜满脸鄙夷:“倭国就是蛮夷,毫不客气的说,就是乌合之众。四万余倭国兵,在老夫看来,不及唐军五千。你也身经百战,西域打突厥,漠北打铁勒。他们都比倭国强,何至于忧心忡忡?”

    轮到武康发呆,良久露出苦笑,作为后世灵魂,受那场战争影响,自然高看日本人。可惜这是大唐,不能相提并论,公瑜说的不错,唐人看不起倭人。

    四万倭国海军,支援百济复国,朝廷经过商议,只给七千海军。估计在他们看来,能派出七千人,就是给倭国脸。武康不置可否,突发奇想道:“既然倭国蛮荒,何不趁此借口,渡海灭亡倭国?”

    公瑜再次鄙夷:“朝廷攻略辽东,因为补给问题,数次无功而返,何况海外倭国,辎重很难跟上。再退一步讲,打下又如何,穷的鸟不拉屎,远征得不偿失。”

    这个无言以对,就算它有银矿,此刻的工业水平,也采不出多少。一时兴致缺缺,打趣袁公瑜:“你倒是有信心,咱们好好合计,如何打赢战争。小侄首次领军,如果战果不好,以后可就难了,你要鼎力相助呀。”

    公瑜压抑笑声,拍着胸脯保证:“以咱们的交情,又同坐一条船,肯定尽心辅佐。不过你别担心,仁愿久经沙场,仁轨足智多谋,仁师擅长海战。如果齐心协力,就能马到功成。”

    身后传来嗤笑,孙仁师怪笑道:“多谢公瑜夸奖,打过几次海战,也称不上擅长。我说你们两个,三更半夜不睡,跑甲板嘀咕啥,是不是想女人了?先忍耐几天,把叛军歼灭,用他们的妻女,解决咱的孤单。”

    武康嘿嘿怪笑,公瑜瞪眼笑骂:“满嘴胡言乱语,当心我弹劾你。哎哟还有酒啊,赶紧坐下聊聊。变之担心咱们,打不过倭国人,你给开导开导。”

    三人坐上甲板,开始把酒言欢,个个压低声音。仁师滔滔不绝,讲述倭国情况,上次倭国遣唐使,就是他接待的。随着谈话深入,武康越发觉得,这场战争不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