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孰是孰非-《绍宋》


    第(2/3)页

    “官家,臣等固知此时在战时,不宜处置前线帅臣,但无论如何,还请官家早做防范,一则速起御营中军或御营右军往援东平,二则须在战后对御营前军与东平镇抚使张荣做出处置……”

    赵玖面色不变,但心中还是有些茫茫然,他还是没弄清楚这里面的逻辑。

    而此时,连今日的主角,首相吕好问也正色出言了:“官家,臣以为李中丞言语还是妥当的,当然,具体事宜还是应该即刻召集枢密院上下讨论,制定方略,再速速决断。”

    赵玖终于出声,却还是显得犹疑:“军官不是越多越好吗,如此方能如臂使指吧?”

    此言一出,殿中一时无声。

    但片刻之后,监察御史李经彻底忍耐不住,愤然相对:“陛下,军官越多越好,臣委实未闻!”

    “陛下。”御史中丞李光也正色言道。“军官素有定制,而如岳飞这等节度使、太尉,虽有添置各级军官幕属之权,可比别处几位节帅多了数倍军官又算是哪样?就不怕过犹不及?这么多军官,定然是他之前整编部队之时未能清静所致,而非是为了‘如臂使指’!”

    赵玖这个时候终于反应了过来,却又觉得好笑起来。

    这件事情,本质上没有谁有坏心……如果真要说存了私心,恐怕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对着被清流排斥的殿中侍御史万俟卨而来的,因为万俟卨直接负责监管御营前军的整编……至于岳飞这里,说到底,是这些大臣按照常理来推断,不信如此年轻的岳飞有那个本事,所以就按照大宋军队多少年的尿性进行了合理推测。

    比如说,他们把岳鹏举在前线汶水一带的稍驻,当成了无法控制军队而被迫不能支援前线,然后又根据这个‘铁一般的事实’去调查研究,直接发现了更加‘实锤’的证据!

    而几乎可以想见,接下来,随着岳飞的军功地位渐次出众,文官这里的这种‘怀疑’或许会渐渐消失,但提防心却是不免再起,而其余武将们的妒忌心也要随之而来。

    到时候,恐怕会更热闹也说不定。

    一念至此,赵官家却是再度笑了出来。

    这下子,一开始还在维护下属打圆场的御史中丞李光都怒了:“官家,臣所言有何可笑之处吗?”

    “非也。”赵玖看都不看对方一眼,直接应声。“只是想起一事……你们说张荣这人到底该如何处置?岳飞停在汶水,按照他的解释、闾太尉的札子、杨沂中的札子,不都是说是张荣这厮惹出来的吗?”

    这就是强行转换话题了。

    但还挺有用,因为张荣这人的问题最近京中也在争论,而且争论的非常激烈,也非常有意思……一部分人,比如御营副都统曲端就认为,张荣如此举止,形同叛逆,不杀不足以收军心;但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张荣本来就是贼寇,此番虽然有些置气举止,但本质上还是在为国家出力的,何况人家有大功在身,应该优容。

    赵玖当然知道这两种态度的根本缘由。

    简单点说,张荣现在表现的像个跋扈军阀,而他以前则是个受了官职的贼寇……那么相对应的,如果之前一直把他当成贼寇,此番自然觉得此人举止反而显得可靠;而反过来说,如果有人之前把他当成了官军,此番自然觉得此人举止是在公然挑衅中枢权威,必须要严厉处置。

    一言以蔽之,视角问题。

    至于说赵玖是怎么想的……其实赵玖并没有多想,因为他在等岳飞了结这一战,也只有前线结果才能真正逼迫张荣做出决断。

    那个时候,才是需要下决心的时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