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格物致知-《贞观太上皇》


    第(2/3)页

    这岂能是一个婢女能有的?

    “舅父?”画屏出声提醒道,门外还有道君和太子两人等着,她可不能在里面耽误太长时间。

    吴福斌表情有些复杂,既有喜悦,也有伤感。喜悦的是盈娃子不是贱籍,成了高高在上的后宫妃嫔,他也不用担心受怕隐瞒她的行踪,可伤感的是成了太上皇的妃嫔。

    太上皇!?

    一听就是个垂垂老矣的老头子,或许比他的年龄还要大上不少,恐怕再过几年就有可能在后宫驾崩……

    吴福斌他也曾给隋文帝烧制过陪葬品,心里倒也清楚后宫妃嫔的处地,若是有子嗣的还好,若是没有……就会为皇帝殉葬!

    而太上皇,想想都不太可能了……

    “哦!好,好,好,舅父想事情想多了,这就让全家出来叩见陛下。”吴福斌用半旧的袍袖擦了擦泪痕,连忙说道。

    大约一刻钟后。

    “什么?陛下……你要亲自参与烧制琉璃?”吴福斌睁大了眼睛,有点不可思议。

    “烧制琉璃是小人这等工匠干的低贱事情,陛下您这么金贵,何必冒险呢?”

    其实古代所说的琉璃,包括三种东西:一是一种半透明的玉石,二是用铝、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三是指玻璃。

    在商代,烧制陶瓷或冶炼青铜时,窑内温度可达1100摄氏度到1200摄氏度。烧制过程中有时就会无意中产生铅钡与硅酸化合物的烧制品,不过这是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不同。

    《穆天子传》载:“天子登采石之山,命民采石铸以为器。”

    这就是在进行烧制玻璃。

    秦汉时,烧制玻璃已为人所知,像东汉王充在《论衡》一书里,就说,五月丙午日中,用阳燧就可“消炼五石以为器”。

    不过,中国古代的玻璃绚丽多彩、晶莹璀璨,但轻脆易碎,不耐高温,难以适应骤冷骤热的环境。北魏时,大月氏人来中国,在京城采石炼五色玻璃,曾一度使中国玻璃大贱。

    “贫道有说亲自进窑厂烧制吗?”李渊有点不悦的看了一眼吴福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