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养猪厂厂长-《贞观太上皇》


    第(2/3)页

    到了三十五岁的时候,抱着科举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全家迁徙到长安,从而开始了更为苦逼的生活,安史之乱时甚至亲眼目睹自己孩子活生生被饿死。

    唐代的科目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

    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杜甫等屡试不第考的科目正就是进士科,然而唐代的科举考试还没有完善,并没有糊名,而且考核的成绩也大多参考家世等因素,毕竟朝堂上掌权的几乎都是世家大族。

    所以,对于寒门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几乎被堵死,就相当于紧闭的大门只留下了门槛下的细缝,纵然有人能挤进去,但只是晨星寥落。

    “然而皇家医学院不同。”李渊的表情有些认真起来,和盖猪圈的役夫随口打了声招呼,用手拍了拍砖堆上的灰尘,坐了下来,才开口道:“大唐的社会阶层已经固化,皇家医学院看似仅仅与医学有关,但这是寒门可以上升的渠道之一,四月初一开始招生的时候,恐怕长安就已经涌满了前来应招的士子......”

    画屏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太上皇说的好高大端,什么社会阶层、上升渠道......伦家不懂啊!

    但是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道君错了。”卫子扬擦了擦额头上的热汗,对着太上皇恭敬的拱了拱手,喘了几口粗气,取出腰间的羊皮囊,喝了口水,然后说道:“长安的客栈早就挤满了,近几日,子扬在长安采购猪仔的时候,见到了许多的外地士子,说着蹩脚的长安话,有些南方的读书人,好像是扬州人......”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眼睛露出些许鄙夷,狠狠往地上吐了口唾沫,骂咧咧道:“那些娇生贵养的南方士子竟然要求店家做甜馅的‘扁食’,吃豆花竟然也要加糖......完全是娘们的做法,实在可恶的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