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惇眼中一热:“……抗倭一定胜利,战斗一定成功,金瓯一定永固,我们的军队一定凯旋,我们一定回归家乡。” 陈惇的双手紧紧攥着报纸,使这份本来就皱皱巴巴的报纸变得更加皱皱巴巴。 “知道这是谁写的吗?”邹应龙道:“是王夫子!” 据说王夫子最开始写的这篇文章是文言文,后来自己又动笔将之改成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因为这是说给所有百姓、所有官兵的文字,不是做学问的文章。 还没等陈惇夸赞一声,就见林润将报纸反过来,“你再看看这篇!” 陈惇定睛一看,只见标题写着《倭奴之源考辨》,只扫了一眼就让他一口水喷出来,差点没岔了气。 “倭国,或曰日本,传始皇遣徐福东渡之所遗,汉武赐印始称其国。龟踞东洋之岛,其地浮于东海,狭如弹丸;其人短小丑陋,故于宋时曾渡种……” 邹应龙拍着大腿笑道:“这文章写的好吧!” 这文章将倭寇从源头上扒了个干净,说他们“茹毛饮血,衣不蔽体”,遣使来唐之后,方以中国为师,才开始“区别于禽兽”。 当中作者还嘲笑倭寇的文字,七拼八凑,学中国还学不全,学了个虚有其表。 陈惇看得痛快,又指着一段文字道:“……乱而无治,礼崩乐坏,穷兵黩武,以弹丸之地,而蓄三百六十路诸侯,攻伐不休……窥中国晏宁,乘季风之利,纷纷驾八幡之妖船,渡海来犯。侵闽粤,掠江浙,杀人放火,诸恶难书,其滔滔之罪岂江海之水所可涤荡乎!” 只见这文章对倭寇的情况还真是比较了解,语气也很嘲讽,再一看作者名字,陈惇“啊”了一声:“是文长?” 这文章居然是徐渭所做,他从福建回到绍兴,将最后一本游记寄到苏州的同时,又附了这一篇酣畅淋漓的骂作。不得不说,徐渭的骂人功夫若论第二,第一还真是要打着灯笼去找,没见这篇所谓倭寇的考辨,其实字字句句都在骂他们吗? 陈惇哈哈大笑了一会儿,道:“我看可以给文长专门开辟一个专栏,也不让他干别的,就让他骂人,越骂越喷,越喷越骂,最后达到只要是被徐渭骂过的人,一定会出名的结果……” “哎梦龙,你这是煽风点火,唯恐世界不乱啊?”王篆摇头道。 “你错了,”陈惇却道:“人生乏味啊,不给点刺激,真的太没意思。咱们让徐渭挥洒口才,从国家兴亡,骂到人间道义,直指人心。即使骂战,也要倡导信达雅,拒绝泼皮械斗。如果碰到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两人又骂得妙语连珠,观者击节叫好,也不枉斗法一场。如此一来,境界深浅,文采高下,一目了然,看得人酣畅淋漓,心头大快,岂不是一举数得?” “歪才歪才,”王篆听得目瞪口呆:“你跟徐文长都是歪才……你们绍兴怎么尽出歪才?” 众人哈哈大笑,这时候却忽然听到营帐之外的声音,他们出去一看,才现是汤克宽的部队回来了。 汤克宽的部队之后,还有满车的人头,拉了整整三十多辆车。 “打了胜仗了?”陈惇惊喜道:“这么多人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