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贺兰之行-《掌舵人之城市暗涌》


    第(1/3)页

    史记可当晚就登上了开往贺兰的火车,他急于去救茉莉,他不相信茉莉会死心塌地跟着刚子,一定是刚子胁迫她跑的。他要报仇,把刚子干掉,把茉莉抢回来。

    火车上旅客挤得满满,地上坐满了人,座位下面也躺满了人。车厢的过道里已经无法行走了,人挨人的挤在一起,几乎谁也动弹不得。车厢里的空气混沌沌的,味道十分难闻。史记可在靠窗户的座位上坐着,他把窗户打开一个缝,把鼻子凑到窗户旁边呼吸着外面吹进来的新鲜空气。

    “关上窗户,太冷了!”车厢里的旅客纷纷喊起来。史记可用手绢擦擦面颊上的汗水,回头瞪着那几个叫喊的旅客,有点儿恼怒,但没说话。

    “小伙子,这可是冬天了,关上窗户吧。你是背坐着,可能没什么感觉,我可是正对风口啊。再说车厢里还有妇女和儿童呢。”坐在他对面的一个老者和颜悦色劝说道。

    “好吧。我关上窗户。要么我两换个座吧?你坐我这边,如何?”

    “好的,谢谢,小伙子!请问你到哪里下?”老者问道。

    史记可抬头看着对面的老者说:“到贺兰下。”接着,史记可与老者调换了座位。

    老者有六十多岁,黑瘦,头发花白,慈眉善目,两只眼睛炯炯有神,显得精干敏捷。

    老者笑笑说:“我也在贺兰下,我们同路。你是去贺兰办事吧?”

    “嗯哪,”

    “我是回家。”

    “哦,你是贺兰人。”

    “是啊,我是老贺兰人,祖辈三代都住在贺兰城里。你去过贺兰吗?”

    “没去过。我向你打听个地方,好吗?”

    “没问题,贺兰城地方不大,大街小巷我都熟悉,你要问哪里?”

    “柳树巷。”

    “柳树巷就在我家旁边,下车你跟着我走就可以了。”

    “大伯,我想了解一下柳树巷是个什么地方。”

    “柳树巷位于市中心闹市区,是条老街,两边全是商铺,饭店和戏院,非常热闹。来贺兰的人都要去柳树巷逛一逛。”

    “大伯,柳树巷有妓院吗?”老者一怔,瞪大眼睛看着他说:

    “怎么你专门跑到贺兰逛妓院吗?”

    “不是,大伯,别误会。我是想打听打听。”

    “嘿,小伙子,那你可把我问住了,我从来没去过妓院,也不知道哪里有妓院。年轻人,看你年龄也有家有老婆,别往那种地方跑。据我所知,现在戒律严明,不会允许妓院存在。柳树巷是南关所在地,这条老街更不可能有妓院,但是有几个戏院。你要是想看戏,我可以领你去。”

    “大伯,我哪里有心思看戏呀,我也没心思逛妓院,我去贺兰是找人。”

    “找人?找什么人?我可以帮助你吗?”老者一看就是个性情开朗,热心肠的人。

    “唉,我不好意思说。”史记可小声嘟哝着。

    “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老婆跑了,对不对?”老家压低声音说道。

    “你猜对一半。不是跑了,是被人胁迫走了。”

    “你知道她在哪里吗?”

    “不知道,但听说是在柳树巷附近开了一个‘小妓院’。”

    “哦,怪不得你刚才问我柳树巷有没有妓院,原来是这么回事。让我想想。”老者皱眉思考着。

    史记可临行前从食堂里拿了十几个馒头和咸菜装在书包里,他从书包里拿出一个馒头递给老者,老者犹豫了一下马上不客气地接过馒头,口里不停地感谢着史记可。

    他大口地吃着馒头,边嚼边说:“在柳树巷西边汽车站后面有一个很小的巷子,叫米干巷,经常有些不正经儿的女人,据说那里暗娼不少,可能就是那里吧。这么着,下了火车我带你去找。”

    “谢谢大伯!”

    “我姓刘,你叫我刘大伯吧。请问你贵姓?”

    “免贵姓史,名字史记可。”

    “嗯,好小子,身板真壮实!”

    史记可听了老者的夸奖嘿嘿地笑了,他很开心,出师顺利,遇到个好心人帮忙,看来找到茉莉不难。如果顺利的话,他三四天就可以带着茉莉回省城,正好杜家也该把钱凑足了,他做完这笔交易就带着茉莉远走高飞。他的心里打起了如意算盘。之后,史记可拿出一壶白酒和咸菜,两人在火车上喝了起来。一路上两人聊了很多关于贺兰的事情,史记可对古老的贺兰也有了一点儿了解。

    刘大伯像导游一样,边喝酒边介绍贺兰:“贺兰地处中国的西北边陲,东临黄河,西靠贺兰山,南邻青铜峡,北接石嘴山,黄河绕城而行。这里有被誉为‘中国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有距今已1300年历史的海宝塔,建于1050年的承天寺塔及明清建筑的钟鼓楼、玉皇阁、南门楼,还有*建筑风格的南关清真寺等。南关清真寺以独特的中式古代建筑艺术和浓烈的民族风格,昭示着*文化的精深博大。城内外有七十二连湖,湖水清澈见底,湖面光亮如镜,湖边荷花成片,芦苇成堆,夏天大雁成群。贺兰的远郊还有风景迷人的贺兰山苏峪口原始森林,山上石峰峻岭,山下绿树葱葱。活野百里,湖泊镶嵌,天恩地惠造就出大漠绿洲与水乡景观浑然天成的一体,被誉为‘塞上江南’。远古的华夏先人在这里耕耘出原始的文明,贺兰山岩画鬼斧神工,再现出原始先民的生活图景,展示着炎黄祖先的伟大。”

    “现在可是冬天啊,贺兰山森林哪来的绿树葱葱呀?”

    “小伙子你有所不知,贺兰山到处是红松树,四季常青。”“哦,真是个好地方,怪不得西夏时在这里建都,连国王死后都埋在这里。”“怎么样?如果你对贺兰城的风景感兴趣,我可以带你逛两天。”老者看到史记可听得很认真,便热情地提议。

    “贺兰城虽美,可是我没心思去逛风景啊!我现在想的是这么大的贺兰城,我上哪里找人呢!”史记可有点儿失去信心。他原以为偏僻的贺兰像个部落,像三俞县似的,一条街,一目了然。

    “贺兰城虽大,但人口稀少,全城人口不足2万,外来人更少,应该好找。小伙子,别害怕,我帮你找。”

    听了老者的话,史记可稍微恢复一点儿信心,口里不停地感谢老者。

    贺兰火车站到了,史记可跟着老者走出火车站。火车站建于1920年,两层楼式的红砖建筑,面朝西,土洋结合,下面一层候车大厅的出口是由一排高大的拱门组成。站前广场十分宽广,黄土地面,缺少植物和建筑的点缀。由于干旱,寒冷和长期的人流穿梭,广场的土地变得坚硬,光滑,凹凸不平。随着人力车和马车的飞奔,尘土飞扬,空气中夹杂着黄土和烟雾,随风不时飘来一阵羊肉的膻腥味和炭火的焦味。站在火车站广场向西望去,这个城市显露出灰土的色彩和高低不一建筑的轮廓,有着鲜明的西域特点。远处一个建筑物中间是蓝色的大拱顶,两边是高高的尖塔,屹立在一片平房中,显得格外醒目。

    刘大伯指着那个建筑物对史记可说:“那个建筑就是清真寺教堂,位于西夏老城区。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在那个建筑物的东边。”

    “离这里不远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