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木和马老的一番话,听得淳于兰惊心动魄,目瞪口呆。) 淳于兰:(嗫嚅地问道)“那你们认为是谁最后拍到这根翡翠翎管的呢? 于木:(陷入长考后)“上官先生和林白先生收藏的道都太深,很难判断。就像你吧,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便浅吧也浅得清澈。他们两个就像是烂泥塘,谁知他们是深是浅。” 马老:(这时露出一个坏笑,看了看于木)“不过,我也听说,那根翎管在于木先生手里哦。” 于木:(连连摆手)“我怎么可能,20年前,我还在把东北的玉米往深圳倒腾呢,挣一壶醋钱而已,哪有闲钱买翡翠翎管。这实在是个笑话。” 马老:(不慌不忙地)“谁不知道你还是京城有名的大集邮家,你从小集邮,当时手头上有很多集邮家们垂涎的名贵邮票。据说,你当时把手中的蓝军邮四方连、梅兰芳小型张、1整版80枚猴票都卖了,还卖了整整一封100张‘徐悲鸿奔马小型张’,就为了凑钱买这根翡翠翎管。” 于木:(脸上显出非常痛苦近乎扭曲的表情,他自言自语地)“唉,这些珍贵邮票要是留到现在,也是一笔巨额财产啊!并不比那根顶级的翡翠翎管便宜。” (说完,淳于兰看见于木非常痛苦地看着窗外远处的西山。她想,他这时的心里一定很不是滋味。因为淳于兰也喜欢集邮,她知道,刚才马老提到的那些珍贵邮票,如今哪张不是天价啊!) 马老:“在那个年代,于木收藏的各种翡翠翎管是收藏家中最多的,如果没有收到这根顶级翡翠翎管,他是绝不甘心的。收藏者总要搞点压箱之作的。” (这时,淳于兰看到于木开始深深地叹气了。过了很久,他慢慢地抬起头看着淳于兰。) 于木:(问淳于兰)“你集邮吗?” 淳于兰:(颇为遗憾地)“我学生时代集过。记得我当时朝思梦想地希望能得到一枚1980年发行的猴票。可是直到今日,我也没有收藏到这枚猴票。看来在集邮上,我还是个初学者。我的集邮风格是,想起来就集,想不起来就不集,缺乏坚持性。不知道你是甚么样的集邮风格?” 于木:(很自信的)“风格?你知道大画家吴冠中怎么说?他说:‘风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见。’同理,我的集邮风格,需要别人来总结。但我想,我这个人有坚持性,这也许是所有搞收藏的人的突出风格。” 淳于兰:“搞收藏,仅有坚持性就可以了吗?” 于木:“当然不是,搞收藏的人还需要有很高的学养,很丰富的历史知识,很广阔的社会知识视野,还要有很顽强的探索和研究精神。” 淳于兰:(不无揶揄地)“呵呵,整个一个科学家了。” 于木:“你以为呢,搞收藏的大收藏家需要的精神品质和大科学家的精神品质应当不相上下。收藏家还应当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去寻找他心仪的宝物。” 淳于兰:(听后,笑起来了)“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那不成了李时珍和徐霞客了。” 于木:(对淳于兰的笑颇为不满)“你别笑!一个收藏家,是不能只蹲在BJ的家中搞收藏的,他要走遍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去寻觅宝物,甚至要到世界各地的古玩商店去寻觅宝物。” 马老:“参加拍卖会,那只是在用高价收藏别人收藏的东西。那不过是从一个收藏家的手中倒到另一个收藏家的手中。” 于木:“是啊,自己去民间寻找,那才是创造性收藏。民间收藏品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老百姓中有高人!” (马老看大家谈得兴起,一再嘱咐他们两位喝茶。) 马老:(对淳于兰说)“一谈起收藏,于木就滔滔不绝,你还真给他捧场。” 淳于兰:“俗话说‘粮油是一分利,百货是十分利,珠宝是百分利,古玩是千分利’。我很喜欢听于木讲这些。” 马老说:(笑着)“如果奔着‘珠宝是百利,古玩是千利’去的,那是投资者。套用一个现成的段子——‘睡了还想睡是爱情,睡了还得睡是婚姻。’‘买了还想买是收藏家,买了就想卖是投资者,’” 淳于兰:“我既很渴望当一个收藏家,也不排斥当一个投资者。所以,我很不满足自己那点可怜的收藏知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