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萍水相逢,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交际,李定安只是稍稍惊讶了一下。 回过头,他又指了指展柜“麻烦你取一下这幅油画!” 销售员的眼睛“噌”的就亮了昨天就是他守柜台,也是他接待的李定安,看的就是这一件。 后面来了熟人,李定安又把画还了回来,也没刻意交待什么,他也就没在意,不想今天又来了? 而且还这么早,摆明会场刚开门,就到这儿的…… “李老师竟然对油画也有研究?”销售员登时激动了起来,又压低了声音,“这东西很值钱吧?” “外国的文物,能值多少钱?就随便看看……” 李定安笑了笑,不动声色的接过画框。 有点沉,能感受到金属材料特有的质感,外框应该是铝合金,而且挺厚。 古代当然没这东西,肯定是后做的,但迎着光能看到画框表面一团挨着一团的牛毛纹,不但多,还很密。基本也就能推断出画框装的时间挺久,少些也有十年八年。 尺寸倒是不大,长宽都是七十公分左右,算下来差不多四平尺。透过玻璃,能够看出画布用的是细纹亚麻。 再看画背景是一座教堂,塑形立体,结构严密,而且极其华丽螺旋状的雕花大柱,暗金色的穹顶……不出意外,应该都是铜的。 背景色系有点偏暗,基调趋于低沉,乍一看就像暮色初临,却没来得及点灯的那种感觉。画中的人物却异常的光鲜好似单独打了一道光束,照在了修士的脸上,不是一般的亮。 而且对比极其鲜明白的地方像抹了粉,红的地方像涂了胭脂。 胡须纯白,没有一根杂色,脸上皱纹密布,年龄怎么也有七十以上。带着礼拜帽,穿着牧师袍,脖子里围着一圈白色的硬领。 脸上没什么表情,感觉挺严肃,但在华丽的教堂背景以及极具反差的光效下,庄重与圣洁扑面而来。 最底下右下角的位置,作者还署了名jeph。应该是英文,如果翻译成汉语的叫法,就是“约瑟夫”……嗯,反正没什么印象。 相对而言,李定安对油画研究的不算多,但并非不懂,他至少知道这幅画好在哪色彩浓厚,形像立体,对比鲜明,人物生动。 他还能通过螺旋立柱、暗金穹顶、暗色系的强光黑影画法,以及浓郁的巴洛克宗教绘画风格,推断出这幅画大致出自十八世纪。 恰好就是乾隆在位时期。 这是简单点的,学油画的大都能认出来的。难的也有除了常见的油画技法,李定安竟然在这幅画中看到了国画画法,而且不止一种。 构图用的是直线白描这是唐朝吴道子发明的,至今都还是国画中人物画的主要技法之一。 填彩用的是双钩设色大致就跟描红差不多,比如这一块是黑色,那就先用黑色线条勾出轮阔,然后再填色。 这种技法更早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中就有,同样的,如今依旧在用。 人物脸部著色却又用的是三白法,类似于京剧脸谱化妆,主要特点就是颜色突出,对比鲜明。就像这幅画中修士的脸。 除了这些,好像还有写意派的混描,工笔重彩派的分染,人物派的战笔水纹……而且技法都很娴熟,也很协调,并非浮皮潦草的凑一堆。 再结合乾隆时期的时代背景,能将这么多国画技法和油画技法融会贯通,而且画的这么好,好像就只有像冷枚这样的宫廷画师? 当然,肯定不是他,不然早认出来了。 那就只有和他同为如意馆供奉,精通西洋画并擅人物肖像的画师,比如王幼年、张为邦、永泰等名家。 但这些人李定安都不怎么了解,想验证,就得找到这些人的作品,一位一位的对比。 就挺麻烦,如果用系统又觉得划不来这幅油画售价四十万,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但与技能点比起来,也就将将十分之一。 琢磨了一会,李定安立起画框“能不能拆开看一下?” 霎时,销售员的表情跟便秘一样“李老师,真不行……” 确实有点强人所难毕竟是古董,还是最不易保存的字画类,谁也不知道画布和颜料老化到了什么程度。 一个不小心,不是把画撕破,就是揭掉颜料……这样倒好办,李定安不买也得买。 怕就怕粘掉一点,当时没看出来,事后却又被其他买主发现,就只能销售员自己负责…… 李定安点点头,表示理解,陈静姝也凑近了一点,一脸好奇“感觉挺清楚,你拆开准备看什么?” “想看看画布……” 怕销售员起疑,李定安说的稍有点含糊“那个时候,中外织法大相径庭,机器更是天差地别,织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一样。但现在用颜料盖着,压根看不出来,就只能拆开看看背面,再摸一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