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差距这么大?-《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1/3)页

    鉴定界中不是没有自视甚高,看同行就像看垃圾,天王老子来了都不服的专家。就像于正则,看人都是昂着脑袋斜着眼睛的。

    但这两位不是,说话挺客气,满脸笑眯眯,探究中带着几丝狡黠,感慨中带着一点佩服,确实有点考教的意思,更多的则是好奇。

    见得多了,也就不奇怪了,李定安礼貌的请这两位坐下,又看了看茶几上的扳指典型的圆柱形制,没有弦槽,也没有用来与拇指固定的绳孔,还刻有纹饰,而且还是四爪行龙。

    所以,这是一枚满清入关以后才有的文扳指,只是饰物,并非用来射箭,而且使用者的身份不低多罗郡王以上。

    关键的是,那么大的窗户,那么强的自然光,头顶更是开着筒灯,这玩意竟然不反光?

    干绿干绿的,没有一点玉质感,就跟染过色的木头一样,普通的玩家一看这哪里是玉?

    随便找条水沟捡块石头,雕出来的都比这好看。

    既便是玩玉的老行家,百分之九十以上也会把这玩意当成后做旧的东西因为太像了,跟拿酸碱类的化学原料泡新玉泡废后没什么区别玉石表面的性质已经彻底发生了变化,没有任何的光泽度。

    真实情况是,这是玉器表面裹了一层水锈类的玉泌,入土时间超过一千年以上才会有,而且在水质成份极为复杂的情况下才会形成,所以不是一般的少见。

    就连李定安也是第一次见,包括国博和故宫,玉器够多,相关资料也够博杂,但别说实物,连这一类东西的影像和图片都没有,只有文字性描述。

    而如果用仪器测,这玩意表面的酸碱值确实高得离谱,所以,这不单单是一件会让大多数的玉器专家都会打眼的东西,更能骗过大部分的玉器类检测仪器。

    李定安端详了好一阵,保险起见,还拿手里仔仔细细的摸了摸,确实没认错,才把东西放在了桌子上。

    看他直起了腰,朱训眨了眨眼“李同学,怎么样?”

    “宋以前的玉谍(同射),原器成形大致在唐代,在晚唐至五代时入葬,墓葬地点离水源极近,且碱性值极高,而且至少浸蚀了上千年,才会形成这种类似青铜锈的玉泌……

    然后大概在清中期出土,应该是落到了哪位王爷手里,割了谍角(用来系绳的孔角),磨平了弦槽,又刻了行龙纹饰,改成了文扳指……然后晚清至民国时再次入葬……”

    稍一顿,李定安压低了声音,神情稍有点古怪“玉质干的离谱,还一点包浆都没有,所以绝对是生坑出来的东西,出土不超过三年……大概率,是亲王之墓!”

    我去……

    谢原平心里一咯噔,手快的几乎在空中划出了残影,然后……扳指就不见了!

    高胜东也被惊的不轻,以他的眼力,当然看不出这么多的信息,包括前一秒他都在分析这东西这么复杂的吗?

    随后,“嗖”一下,眼前闪过一首暗影,桌子上就空空如也,好像那枚扳指从来都没出现过一样。

    高胜东反应再迟顿,也琢磨过味来了好家伙,生坑货?

    这类东西来历只有两种要么是盗掘后流入市场,这种好一点,既便被举报,收藏人也可以辩称不知情,至多也就是没收罚款。

    但如果是官方考古发掘,之后被收藏于某官方机构,又被用“狸猫换太子”的手法换出来的,那性质就严重多了不管被转了多少手,所有交易人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谢原平多少有点后悔,因为他就没想过,李定安能认出这是生坑的东西。

    而恰恰好,这小子有前科,举报他压根没有一丁点的压力。

    朱训也有点懵,直愣愣的盯着李定安。

    这枚扳指确实有点复杂,确实打过不少行家的眼,包括好几位知名的玉石专家,都说是后做旧的东西,但泡的有点狠,所以废了。

    所以,他们就以为,李定安的眼力既便比一般的专家要高,也就能看出这东西有点蹊跷,肯定想不到这是一件埋了上千年,被人挖出来以后重新复刻,然后再次入葬,又埋了上百年的东西。

    其实这已经够高看他一眼了,但李定安倒好,前后都没五分钟,就把这东西的来历说的明明白白,判定的时间点比-14断代都要精准。

    更离奇的是,他竟然能认出这是生坑出来的东西,而且一口断定,出土时间不超过三年?

    这就有点过份了因为这玩意真就是前年才挖出来的,地点在天津,墓葬主人为康熙之孙、雍正之侄,乾隆堂兄,和硕恒格亲王爱新觉罗弘晊。

    可不就是清中期,可不就是亲王之墓?

    但现在的墓可不是那么好盗的,所以挖的快,抓的也快,判的更快。除了一个小型的盗墓团伙,公安机关还端掉了一家名为收藏,实则销赃的艺术品公司。

    所以收缴的东西有点多,也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最后一股脑的全部上交当地文物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