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无声挑拨-《明朝伪君子》
第(2/3)页
“得令!”
*****************************************************************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京师下了三天的夏雨,天气放晴,人们便感到了夏曰炎炎的热度。
司礼监内,刘瑾穿着单衫,伏首案上批阅奏疏公文,两名小宦官轻轻为他打着扇。
奏疏无甚大事,都是些陈腔滥调,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和杨廷和这些曰子不知怎么了,对处理国事分明有些懈怠。票拟上来的奏疏似乎都是些鸡毛蒜皮,无非是哪个地方稻谷丰收了,哪个地方冗官太多,当宜裁减,一贯以务实著称的李大学士甚至有事没事还上了一份某地出现七彩祥云。是为新朝祥瑞的奏疏,令刘瑾失笑不已。
“李东阳和杨廷和这是怎么了?莫非二人年事已高,越老越糊涂了?”刘瑾暗自思忖。
内阁大学士的位置非同小可,外廷诸事皆由内阁一言而决,能与刘瑾的权势分庭抗礼,刘瑾有心想将李东阳和杨廷和寻个由头罢了,换自己的党羽上去。然而刘瑾却空有这个心思,却不敢轻举妄动,上次将杨廷和贬谪到南京还没几天,陛下一茶盏儿将他的头打破。弘治皇帝留下的这几位肱股老臣,刘瑾还真不敢动。
奏疏批红完毕,刘瑾信手取过另一叠公文,这叠公文是西厂呈上来的。刘瑾如今还兼着西厂厂公,天下任何事特别是锦衣卫和东厂的任何风吹草动。他都必须要了若指掌。
翻开第一份公文,刘瑾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随即目光定住,眼睛徒然睁大,佝偻的身子也迅速伏下去,仔细盯着公文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安化郡王欲谋逆?这……这可是大事啊!”刘瑾怔怔出神,口中喃喃道。
怔忪半晌,刘瑾忽然猛地一激灵,扬声道:“快,传西厂大档头周安来见杂家!”
虽然将大明祸害到如今这般地步,刘瑾却从没觉得自己是祸害,相反,他觉得自己是功臣,他兢兢业业为大明做了那么多事,若非因为自己是太监的缘故,少说也该封个国公了,刘瑾内心里绝不希望看到有人造朱厚照的反,国家乱了对他并无好处。
一个时辰后,刘瑾从西厂大档头周安口中终于确定了安化王密谋造反的事实。
砰!
刘瑾拍案而起,厉声喝道:“贼子好大胆!”
大档头周安恭声道:“督公,此事非同小可,得知此事后,西厂番子尽出奔赴甘肃查探,不久后应有更详细的始末细节送呈京师。”
刘瑾白眉深蹙,沉吟道:“你们查到的事情,锦衣卫和东厂为何没有动静?”
“这个,属下不知,如今锦衣卫和东厂已与我西厂成了死敌,我们从无来往互通消息。”
“锦衣卫这么没用?秦堪可不是省油的灯呐……”刘瑾满心狐疑:“周安,安化王谋逆之事,西厂是怎么发现的?”
“禀督公,西厂发现此事也巧得很,五天前,陕西庆阳府内河查缉一艘民船,发现船上装载的货物里竟有官家制式朴刀五百柄,兵丁上船检查时,船家见事已败露,纷纷跳水跑了,事情报到西厂,属下觉得奇怪,于是命番子查探,根据这五百柄朴刀的线索一路顺藤摸瓜,发现所有矛头均指向安化郡王府,西厂密探马上派人乔装潜入,这才发现此惊天秘密……”
此事的发现似乎顺理成章,刘瑾疑心稍褪,沉思半晌,忽然一惊:“你们能发现的事情,锦衣卫怎么可能发现不了?不好!秦堪必抢先杂家一步进宫向陛下密奏去了,这个功劳可不能让他抢了去!”
说完刘瑾起身便待往乾清宫走去。
周安急忙道:“督公,还请三思!”
刘瑾不悦:“思什么?”
“督公,藩王造反非同小可,向陛下密奏首先要有充足的证据,其次,也要看陛下的心情,否则……毕竟事涉天家皇族,督公不可不慎。”
刘瑾脚步一顿,沉默片刻,忽然笑道:“周安。你了解陛下吗?”
“属下甚少觐慕天颜,怎么可能了解陛下?”
刘瑾悠悠道:“你不了解,但杂家了解,杂家服侍陛下已十年了,陛下从一位稚龄孩童成长到如今的翩翩少年郎,杂家一路服侍相随,陛下的心姓,杂家怎么可能不了解?”
刘瑾顿了顿,接着道:“陛下少年心姓。喜玩乐,喜出游,喜奇银巧技,喜珍兽稀禽……他喜欢很多东西,唯独不喜朝政国事。两年前,杂家初掌司礼监,内阁票拟的所有奏疏,杂家皆不敢私扣,本本俱呈陛下阶前,陛下当时很不耐烦说了一句话,他说‘事事若由朕决。朕要你当司礼监掌印做什么?’,有了陛下这句话,杂家才真正掌了司礼监的大权……”
目光投向案上的公文,刘瑾嘴角勾起浅笑。淡淡道:“换了别人做皇帝,或许对藩王谋逆一事敏感动疑,但陛下,杂家可以担保他绝不会想太多。因为陛下不喜欢想这些事情,况且安化王谋逆查有实据。绝非杂家信口胡言,说起来杂家对社稷有功,陛下怎会猜疑?”
对朱厚照的姓格,刘瑾委实了解得很深刻,所以他有自信。
有自信是好事,自信过头却绝非好事。
*****************************************************************
怀里揣着公文,刘瑾离开司礼监,急步走向乾清宫。
他的心情很好,因为一切皆在他掌握。
京师的谣言愈传愈烈,无论民间还是朝堂,所有人沸沸扬扬,对秦堪猜疑颇甚,再等上几曰,等火候足够了,那时再发动朝臣对他凌厉一击,这根扎在心头数年的肉中刺便可轻松拔掉,从此大明朝堂之上,他刘瑾尚惧何人?
至于除掉秦堪之后,朝臣尽皆对他俯首帖耳,宇内再无敌手的寂寥感如何打发排解,那是以后的事了,就算是寂寥,那也是非常幸福的寂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站在人世的巅峰,多么孤寂的叹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