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相关音乐上,《梁山伯和祝英台》衍生出来的音乐则非常多,也非常杂,每一个戏种都有不同的曲调,近现代以后,几乎是每出一个影视作品,就有一首相关的音乐,有古风的、有流行的,还有RB西洋风格的,但却没有一首标志性的《梁祝》音乐。 究其根本,是因为这个世界没有陈刚和何占豪两位大师,也没有那些协助创作的沪市音乐学院的教授们,所以没有《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自然也就没有衍生出来的各种改编版本。 好在那些戏曲还在,尤其是越剧、沪剧和昆曲的《梁山伯和祝英台》,《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大量的素材都是从这些戏曲中来的。 因此李志凡才能说,今天要弹奏的这首钢琴曲,是根据华夏古典戏曲曲调改编,而非自创。 “那我就等着听你今天的演奏!” 中居优斗说,“你要加油!” “谢谢!”李志凡笑笑。 正好这时现场导演过来安顿秩序,李志凡和中居优斗暂时告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九点十分。 决赛录制正式开始。 最先上场的,是业余青年组。 参加比赛这么长时间,李志凡还没见识过这些业余组选手的水平。 通常很多外行都会认为,业余组选手的水平一定不如专业组。 实际不然,走到十强这一步,无论是哪个组都有牛人存在,甚至业余少儿组都有实力不菲的小选手。 只是业余组的整体水平不能跟专业组比较而已。 这次大赛依然是按照复赛时候的规则,把演奏的曲目分了三个组别,公开组的曲目任然是基本分90,其他两组基本分95,加上首席评审手里有5分,可以选择给予自己心仪的选手任意分数。 这次的首席评审,依然是克莱德-韦尔,两旁的其他评审和复赛时略有不同,像李文迪这次就不见了,而且人数也从九人扩增至了13人,全部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 业余青年组第一位上台的选手,是个年纪不大的男生。 自我介绍说现在是一个咖啡馆的钢琴师,坐在钢琴前很流畅的弹奏了一首不到三分钟的曲目,最后得到了八十四分。 这个成绩看起来不高,其实到了决赛这个地步,评审们都把分数压的很低,一来是小心谨慎,二来是给后面的选手打分留下了空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