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耳光响亮(下)-《夺鼎1617》


    第(1/3)页

    “河南明为朝廷之地,其实为贼匪之窝,河南之民,亲贼不亲官,助寇不助军。官军行至河南,音信不通,粮草难征,而贼则耳聪目明,粮草充沛。此其源,皆未行新政之故。故宜仿山东之成例,先查通贼之官绅,后推减租减息与官绅一体纳粮。”

    类似的话,在罗谈二位总兵给崇祯的题本之中,李华宇写给兵部和内阁关于撤离开封的奏报之中都出现过。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河南已经没有了官军存身的基础了。老百姓不拿官军当成朝廷的军队,更不要说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了。不去找农民军通风报信就算是对得起你了!归根结底,就是河南依旧不曾推行新政的缘故。

    这些题本上去之后,若是说朝廷没有反应那是瞎话。皇帝的圣旨很快就下来了。着令河南地方官员在河南府、归德府、开封府等处推行新政,执行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制度,可是,这群朝廷大员们纯粹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此时节,上述地区都被李自成所控制,不错,朝廷的新政正在缓慢的被推行着,可是,推行这些制度的却不是大明官吏,而是李自成的手下!这些事我们暂且不表。

    至于说邻近的省份山东和更加遥远些的登莱,又是一副什么情景呢?

    从莱州湾登岸之后,李守汉看到的便是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在阵阵暑热的南风吹动下,摇动着阵阵麦浪,令人赏心悦目。

    沿着莱州的官道向两侧望去,极目力之所及,方圆数十里都是一片片的麦田。不时的有农人在田间劳作。

    一粒精心挑选出的小麦麦种,经历了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诸多环节,在沃土中生长了240天,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从那些面色黧黑。粗手大脚的农人脸上的神色,李守汉不问便知,今年的收成应该不错,甚至会是这些一辈子与土地庄稼打交道的人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好收成。

    其实。整个登莱三府,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胶东地区,沿着胶济铁路一直到济南,然后从南到北,整个山东都是国内的棉卖产区。特别是胶东的高密地区。这里不光是有红高粱,高密小麦的品质更好,为公认的“黄金优麦区”,在民间素有“东北米,高密麦(面)”之说。

    不过,这大片大片的麦田,亩产就有点让人垂头丧气了。

    随同李守汉南下的几名官员,将高密县的官员找来,当然肯定不是现在在县城里的知县大人了。而是在青杀口地方的工作队队长。

    “这些田土,一亩地能够打多少麦子?”

    那队长虽然不认识李家父子。但是从如同众星捧月一般的诸多护卫等迹象一望便知,这绝对是大人物:“上田一亩可以到二百斤左右,下田在一百斤上下!”

    这话一出,顿时让李守汉有些瞠目结舌。他为了山东各地的田庄,可谓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和代价。从各种熟铁打造的农具,到鼓励农民积肥,为了把日照变成自家的棉花主产区,甚至不惜血本的从琉球运输鸟粪过来。

    结果,就是这样的亩产?说好的亩产几百斤呢?说好的亩产几石小麦呢?怎么什么事情一到我这里,就成了这样?

    (其实。这也是网文看多了的严重后遗症。解放前,小麦的平均亩产只有不到100斤,1951年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说河北大丰收。小麦亩产150斤。所以,明人的笔记里说小麦一亩打几石的,还有各种穿越小说里说小麦一季可以收几石的,都可以视为放卫星了。最高单产同平均亩产是两回事。)

    “我们不往济南去了,就在莱州府停留。等莱州府的麦子收完了,咱们便启程南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