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许大海走在大街上,上午的阳光渐渐变的热辣起来,秋老虎开始发威。 东北早就是冬天了,但是浙省这边还是秋天呢。 “45斤的红参,成本是3400块钱,现在卖了7650块钱,这一减就是4250块钱啊!!暴利,绝对的暴利啊!!” 许大海边走边看,还去路边的杂货店买了一些当地产的麻花吃一吃。 名气更大的还是天津大麻花,不过温州这边也有一种小麻花,味道也挺好吃。 许大海没急着往回赶,而是去车站买了去往乐清市柳市镇的票,去下面的乡镇转一转。 在车站。 每一辆从柳市镇回来的破旧客车上,都挤满了人,每个人都提着大包小包的。 听口音,大部分都是本地的,但也有很多燕京,冀省,鄂省,皖省,川省等等省份的人。 还有的口音许大海也分辨不出来,说的又快,根本听不懂。 “人真多啊。” 看着乌泱乌泱的人潮,许大海头皮发麻,不由的嘀咕了一句。 “哎,小伙子是第一回来吧?”一个老大爷叹了口气,说道:“现在的热闹劲儿与以前比差远了,以前可是有30万的销售员啊,现在才多少啊,哎~” “30万?夸张了吧?” “嘿,你这小年轻还不信,你去打听打听……” 老爷子也是个犟脾气,坐上小客车了还换到了许大海身边的座位,喋喋不休的说着。 许大海静静地听着,偶尔问上几句,倒是让他知道了不少信息。 去下面的乡镇,村子里走了走,许大海发现一些小厂子,家庭小作坊等等比比皆是。 生产纽扣,针头线脑,老花镜,五金,食品,玩具,笔,衣服鞋包等等。 五花八门,种类太多太多了。 实力强一点的,可能会雇佣几个工人,小一点的,就是夫妻俩,或者是加上家里的老人一起干。 “同质化也很严重,这一路看来,做纽扣的就不下上百个小作坊了。 但是市场太大了,基本上能辐射全国,大量的销售人员靠着手提肩扛,坐着火车,汽车,轮船把货物卖向全国。” 许大海在柳市镇休息了一晚,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星星他还在感慨。 华夏太大了,各地的风气和政策是真的不一样。 现在才1984年,其他地方的农村要是有建厂子的,恐怕很快就被逮起来了,倒买倒卖一些小商品还要偷偷摸摸的呢。 但是在这边,几乎就算是公开化的了,官方根本不管。 “倒卖很多小商品其实都能挣钱,但是利润远没有红参高,所以我还是老老实实卖红参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