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节 君臣奏对-《铁血铸新明》


    第(2/3)页

      秦浩明说得条理清晰,有实有据,并非凭着一腔热血高喊,崇祯也是颇为意动。

      可执掌朝政十一年,早已过了原先冲动的年龄,考虑事情自有他的方略。

      没有得到崇祯肯定的答复,秦浩明心有不甘,可又无可奈何?

      该说的已经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该做的他正在做,唯有默默等待崇祯的决定。

      看见秦浩明一脸的哀怨,崇祯心里一软,柔声劝慰道:“兵戈之事,甚是凶险,朕无法立马答应,待和内阁朝臣商议后再做计较。”

      崇祯作为一国之君,能如此这样对自己说,已经是算相当给面子。

      秦浩明点点头,知道勉强不得,鞠躬行礼,“多谢皇上不怪微臣胡言乱语,臣感激不尽!”

      崇祯对秦浩明的表现相当满意,知进退,明事理,不会跟其他酸儒一样,胡搅蛮缠,值得细细观察,留待大用。

      “朕所虑者,恐如杨学士所说,若鞑虏拼死与我大明死战,则陷入和国内叛军两线作战。

      以大明目前的财力和兵力,尚无法应付。

      秦爱卿可有其他见解?另外对于解决反贼可有什么好办法?”

      秦浩明之前的优异表现,让崇祯不敢小觑,从他身上,崇祯隐隐约约看到卢象升的影子。

      因此,像这样关于朝廷决策的大事,也不知不觉询问他的意见。

      秦浩明没有冒然立马回答,而是仔细组织语言。

      其实他知道,这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还涉及到政治,跟大明的体制有关。

      明末农民大起义全面爆发之后,牵制了明朝几乎所有的军队,大明用尽了剿、抚手段均无济于事。

      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武装严重危胁着明朝的统治,对此大明已经难以应付,同时它还要发兵应付辽东战事,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

      所以才有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之说,历史也证明他的正确性,最终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投缳自尽。

      必须要说明的是,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的他们造反,使战争持续了近二十年。

      不仅对大明王朝旧有的制度和统治秩序造成了重创,也破坏了战区内各地的农业生产和发展。

      明末农民战争的战场,一方面人口伤亡众多,农业生产环境遭到破坏,农业再生产链条断裂,社会生产力长期处于停滞衰落的状态。

      另一方也把大明最精锐的将士消耗殆尽,同时还有财力物力。

      可以说,正是农民军耗尽了大明王朝所以资源,以至于再也无法统一组织起来对抗建奴的入侵,最终导致农民军和大明一起被清军消灭。

      真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