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些文臣,神色更加夸张。 许多官员,已经高举双手欢呼,更有官员还激动得喜极而泣。 只有宋隐,表现得很是坦然。 不过八百多斤而已! 而且玉米还是湿的,内含许多水分,还有玉米芯。 抛开这些,顶多能有七百斤就相当不错了。 “继续秤。” 朱棣下令。 于是,户部官员和亦失哈两拨人,开始秤另一亩的玉米。 总共种了四亩地,很快就称好了。 四亩地的玉米产量,相差不大,也就二十斤左右的差别。 此时,一众藩王和官员,已经镇定许多。 朱棣心情极好,玉米果然没让他失望。 连老天爷都在保佑他呢! “奏乐!” 礼部尚书邓林海,神色激动地开口。 随即,乐声响起。 同时,几筐玉米倒进大锅里开煮。 礼部此刻斩下三牲,祭拜过天地后。 又把三牲分成极小块,先给了朱棣和朱高燧,然后才依次分给每人一小块。 如此大冷天,三牲早冰冻成硬块,好在分到宋隐手中,就有半指那么一点,嚼得也不是太费劲。 这套流程做完,大锅内飘出玉米香味。 接着,玉米捞了出来。 同样切成极小块,每人分了一块。 只是熟透的玉米,显得有些坚硬,不好嚼。 有人随意嚼两口,就囫囵个咽下去。 宋隐无聊地恶意揣测,朱棣整这出,是为了给老朱头报喜呢。 接下来,收获的玉米,被装上马车,运回宫里。 至于论功行赏,自然得在宫里商议。 随着朱棣车架离开,百姓们自发跪下,高喊着皇上英明! 朱棣透过窗帘看着车外百姓欢呼声,一脸笑容。 此时试验田一处角落内。 几名身穿布衣,却长相富态的商贾,直到朱棣车驾走远,才缓缓站了起来。 他们脸上,仍然挂着震撼和激动。 “先是马铃薯,现在又有玉米亩产如此高的粮食,如果百姓都种植,大明该会何等昌盛?” “是啊,那时,大明人口,必定成倍增长。” “简直是前所未有的盛况!” 几人一边议论,一边上了同一辆马车。 这马车外表很是普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