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宋隐看出朱棣的期待,轻叹道:“此乃天灾,我也没办法,铜鼓岭百姓正引秦淮水灌田。” “无论如何先播种再说,如果种子长不好,那只能再想其他办法。” “其他办法?” 朱棣眸光一亮,“真有办法?” 宋隐点头,“从交趾和朝鲜等地购粮。” 朱棣才燃起的光芒,顿时黯淡许多。 “朝鲜粮食也不多,交趾地界都比大明一个行省还小,哪里满足得了整个大明几千万百姓口粮?” “你不要这样悲观,刚刚开春而已,土地是干了些,融化一下,多少能有点水分,再浇些水就能播种了。” “接下来,就看天意了。” “不过这几年,大明各地粮仓,应该都储存了许多粮食。” “那是当然!” 朱棣满脸自信,“除了对安南发兵,大明这两年都无战事,各州府也大丰收。” “各州府粮仓,都存满了粮食。” 宋隐轻轻一笑,“那么就不用担心了。” 朱棣愣了愣,随后心神大定,“没错,区区旱情而已,大明粮仓充足,有何可怕?” 宋隐点头,“不过要杜绝贪官私下出售粮仓粮食,你应该派出钦差到各州府巡查。” “同时告诉百姓,大明粮仓充足,即便今年是旱年,都不会有饥荒。” “如此不仅安抚百姓,也能震慑各地粮商,让他们不敢随意抬价发国难财。” “国难财?” 朱棣深感赞同的点了点头,“那些商贾如果敢在天灾之际抬高粮价,确实是发国难财。” “派钦差到各地巡查粮仓,确实必要,肯定有狗官存着侥幸心理,无疑是自掘坟墓。” …… 天气愈发暖和后,大旱之年也越传越猛,百姓情绪慌张。 这时,报刊上刊登了一则圣旨,传遍大明上下。 “皇上派出十路钦差,到各地粮仓巡查。” “皇上英明啊!” 百姓们心头大喜。 “皇上鼓励农户先给田地灌水耕种,如果到了夏季仍然不下雨,会从朝鲜、交趾等地购粮,大明不会出现饥荒。” “这几年,大明粮食年年大丰收,大明粮仓储备充足,不会缺粮。” “太好了,乡亲们不用担心,大明不缺粮。” “都放心吧,先给田地灌水,把种子种上再说。” “但那么多田地,很难全部都灌溉啊!” “是啊,水也不多,如何浇水灌溉?” “先灌溉播种,只要种子能发芽就行。” 第(1/3)页